土葬“吃地” 严重,环保殡葬亟需推广
清明离不开绿色。祭扫、踏青,本身就蕴涵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美好意愿。自清明成为法定假日以来,绿色殡葬也格外惹人关注。
据民政部门透露,我国每年最少修建2000万座墓,至少占用10万亩地;这些墓地年均消耗建材1100万立方米,天然石材占50%以上。在建设生态文明、倡导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改变传统殡葬方式已刻不容缓。
土葬“吃地” 触目惊心
据长沙市殡葬事业管理处统计,2007年,长沙市死亡人口为38490人,实际火化21080具,土葬17410具。按照土葬一具至少占地10平方米计算,长沙市去年仅土葬消耗的土地就有17.41万平方米,相当于24个足球场的面积。
与湖南相邻的湖北省,人均耕地面积目前仅0.85亩,已经逼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795亩的警戒线,在平原地区,扩大墓葬用地的空间已经很小。按照每年约2万人需入墓安葬计算,10到15年后,武汉将没有公墓可以安葬。
土葬大量“吃地”,让人不得不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再不改变殡葬方式,10年后,会不会陷入“无地可葬”的尴尬境地?
壁葬方式急需完善
壁葬,就是以墙代墓,在一堵墙上设立一层一层的小格子,将骨灰盒(坛)封存于墙格中,然后用花岗岩封面,上面刻上碑文。一堵墙下来,能容纳上千个骨灰盒,非常节约土地资源。壁葬是除海葬、江葬之外,最节地的一种殡葬方式,对于死者家属来说,也是最经济节约的方式。
尽管有节地的优点,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这种环保的殡葬方式,在各大城市不同程度遭到冷遇。以广西南宁青龙岗长安墓园为例,自2000年推出壁葬以来,2000多个壁葬穴位至今只售出50来个。此外,所有壁葬公墓还面临一个共同问题:不少人只是把壁葬作为临时选择,一旦经济情况好转,就会把亲人迁入墓地。
“‘入土为安’的心理与中国传统丧葬习俗中的大肆操办和迷信活动不同,应该充分尊重。”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庆林博士认为,墓园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根据逝者家属的合理习俗、建议和需要,不断改进现有壁葬方式。“壁葬大的方向没有问题,但细节需要完善,比如,针对‘入土为安’的思想,可否将壁格建在有一定倾斜度的山坡上,这样会有更多的人接受壁葬方式。”
广西社科院壮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广西民俗学会副会长潘其旭认为,壁葬遭到冷落,与所葬对象主体不明确以及宗亲意识的排他性有关。“壁葬的一堵墙就可葬下上千个逝者的骨灰盒,类似立柜式集体墓群,这可能会导致扫墓献祭时的对象主体不明确,让人们难以接受。”
绿色殡葬如何突围
近年来兴起的绿色殡葬渐受欢迎。武汉龙泉山孝恩园陵园的树葬区已长眠了1350余位逝者,其成功“秘诀”,就是瞄准教授、儒商等“高智”客户群,找准生态葬与精神寄托的契合点。香港某网络公司的湖北籍总经理慕名来到孝恩园,一口气买下9棵桂花树葬墓,把祖坟及亲人墓都迁到这里,还把自己的墓葬地也选在这里,他认为殡葬实际是种精神消费,树葬正好体现了“福荫后世”的愿望。
但从墓园殡葬方式的整体构成情况来看,绿色殡葬所占比重并不乐观。在武汉,除传统墓地葬之外的其他殡葬方式,加在一起所占比例还不到1%。
专家分析,这是因为目前的绿色殡葬方式还多少带有些为逝者亲属所避讳的短处。以树葬、花葬为例,首先是法律没有明确树的归属。很多人把树作为亲人生命的延续,一旦树木死亡,很容易产生纠纷。二是树的维护成本较高,比普通墓葬少不了多少。三是树之间需保持一定间距,如果一人一树,占地面积也不小,可几人合葬一树,亲人又难接受。比如花坛葬,很多人同埋一个花坛,尽管节地又廉价,可连特困户都不愿意。
推广绿色环保殡葬要充分考虑人们的接受方式。在壮族的传说中,人由花而生,每个人都是花婆神花园里的一朵花,由花婆神赐花而生,死后又回到花婆的园中。花葬无形中满足了壮族人民的民族文化心理,因而这种方式在南宁受到欢迎并不奇怪。
推行绿色殡葬还需要经济杠杆调节。湖北省民政厅福事处负责人王若毅分析:“在香港和国外,都是采用墓地定高价、生态葬廉价甚至免费的调控手段,这也是我们未来的发展趋势。”
还有专家建议,对生态殡葬,国家应从法规、政策层面形成鼓励机制:比如,正在修订的《殡葬管理条例》可明确规定,新批建的公墓应全部为绿色公墓,从法律上限制传统公墓的发展。还有,对群众选择生态殡葬方式的应减免部分费用,与传统墓葬方式形成价格优势。
本文来源:http://g.ew1688.cn/news/news48.html
- 上一篇« 五大引人关注的殡葬业新趋势
- 下一篇铝合金骨灰存放架的优点 »